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

故事是這樣開始的


《青聲誌》第五期是關於一群失去學校的大學生。

位於屏東麟洛鄉的永達技術學院,創校於1967年,走過近半世紀的歲月,卻在2014年暑假期間突然發布退場公告,教師學生過完暑假回來,學校就不見了。

就讀一個岌岌可危的南部技術學院的學生是什麼樣的人?他們在學校退場之後又何去何從? 學校與教育部在這些過程中又扮演了怎麼樣的角色?

我們在這個暑假,以雙周連載的方式,每隔週週日將永達學生的故事一路連載至9月開學後。讓讀者們跟著永達學生的歷程一起迎接開學。

我們的第一篇故事,將在8月7日,也是屏東永達技術學院從台灣高等教育中消失的兩周年開始刊登。敬請期待!!

[第五期連載中]
撰文/劉惠中

2015年5月2、3日,青聲誌編輯群們在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舉辦了「消失中的大學,迷霧中的青年」兩天的工作坊。

為何有這工作坊的誕生?

過去我們採訪了求學生涯充滿著各種故事的青年,2014年底,一篇在天下雜誌發表的文章「學校倒了,我的夢想也沒了」在編輯群的聚會中,引起討論。之後,我們也陸續看見了新聞報導中永達、高鳳的退場新聞。

為了要深掘更多「教育生命史」來認識台灣教育問題,2015年1月份的青聲誌小旅行,便邀請了高教工會的柏儀來描述「高教退場的現況」。經歷幾番討論之後,開始想著,若以「教育」作為場域的退場訪調,似乎是不錯的實踐方向。

確認了編輯群在暑假能夠有為期一星期以內的訪調之旅後,便開始籌備起培訓工作坊。工作坊的內容,邀請「教育工作行動者」、「教育書寫行動者」分享其實踐經驗,也有「議題認識」,以及「教育結構」整體分析。我們亦播映一部很有趣也很動人的故事影像「麥兜當當伴我心」,以輕鬆的方式描述教育商品化的問題。

工作坊後,也有新夥伴的加入,從我們在工作坊學到的課程經驗、過去刊物中的書寫實踐、各自過往對教育的感受經驗在此時結合起來,作為訪調的動能。

7月31至8月4日,共五天的屏東行程,四人接力訪談。透過賴桑老師的協助,行前我們聯繫了永達建築系學生、到屏東後住進賴桑老師家,並找到了適合訪談的地點。其實許多退場學生,普遍都不太願意接受太長時間的採訪,由於賴桑老師與學生經年累月的師生關係,我們成功接觸了七位受訪者,有些是群訪,也有些是個人訪談。

我們也走進永達技術學院學校參觀,學校的冷冷清清,難以想像曾經數萬人的技術專校,如今已空無一人。

最印象深刻的,受訪者多半是比自己年紀還大、已就業多年的社會人士,訪談的考驗比以往的採訪更增添挑戰。好在賴桑老師熱心地向我們補充與說明,也由於有工作坊的準備與學習,能夠順利完成訪談。我們並帶著自製的香皂送給受訪者作為紀念。訪調的最後一天,賴桑老師帶著我們在當地旅遊,欣賞人文古蹟,吃當地小吃。

這個夏天,我們攜帶了六位退場學生的故事、屏東的太陽、永達學校的照片,回到了各自生活,接著進入漫漫長長謄逐字稿、寫稿、討論及編輯的進程,終於在2016年的春末夏初,完成了四篇教育生命故事。

期盼關心高教問題的大眾,打開你的心,閱讀他/她們的求學故事。